logo

English Research

英语教研

英文课程开发与研究及相关测试

英语教研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2017.10.24 0+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

  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莘、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并于1999年6月起草了新大纲的征求意见稿。在听取了两百多所院校的意见之后,英语组在1999年10月的年会上逐条讨论了新大纲的各项内容,并在原则上通过了对新大纲的审定。年会之后,何其莘、黄源深和姚乃强三位教授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大纲进行修订,并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

  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批准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年3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 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 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 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

(3) 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课程,即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

英语专业4年的专业课教学总学时为2,000-2,200学时。不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各校所开设的英语专业课程原则上不应少于2,000学时,一般不超出2,200学时。

各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可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办学特点及具体条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安排教学时数。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年级、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备注

课程类型



1

2

3

4

5

6

7

8


专业技能

必修课

基础英语





各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专业技能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进行调整,确定教学时数、开设时间和教学内容。

高级英语







语音








听力





口语





阅读





写作





语法







口译







笔译






选修课

视听说









应用文写作









外国报刊选读









网上阅读









专业知识

必修课

语言学导论








英国文学









美国文学

学术论文写作

英语国家概况

选修课

英国社会与文化

美国社会与文化

西方文化入门

英美文学史

英语小说选读

英语散文选读

英语戏剧选读

英语诗歌选读

英语语音学

英语词汇学

英语语法学

英语教学法

英语文体学

修辞学

……

相关专业知识

选修课

外交学导论
  国际关系概况
  西方政治制度
  国际法入门
  语言学习理论
  英语测试
  英语教育史
  中国文化概论
  传播学概论
  英语新闻写作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商业概论
  经济学概论
  国际金融概论
  涉外企业管理概论
  统计学入门
  世界科技发展史
  英美军事史
  计算机应用
  ……















英语专业学时分配表

年级

学时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总学时

每周学时(共40周)

14-15

14

12-14

10-12

50×40 65×4

学年总学时

560-600

560

480-560

400-480

2,000-2,200

英语专业课程学时分配表

学年、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占总学时比例

每周课程学时

1

2

3

4

5

6

7

8

总计

比例

专业技能课程

14

12

14

12

6

8

4

4

74

67%

专业知识课程



2

2

4

2

4

2

16

15%

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4

4

6

6

20

18%

每周学时小计

14

12

16

14

14

14

14

12

110

100%

注: 1. 本大纲要求英语专业4学年总学时为2,000-2,200学时,包括每学期各类课程相应的复习、考试时间;不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程时间。本表按最高总学时2,200学时编排,所建议的学时分配比例仅供参考,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
  2. 建议专业技能课程安排65%左右的学时;专业知识课程安排15%左右的学时;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安排20%左右的学时。

三、 教学要求

本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上按级划分,每学期为一级。现将入学要求和第二、四、六、八级的单项教学要求规定如下:

  

 

四、 教学原则

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业务素质教育和其他素质教育的关系,使它们有机地、和谐地融为一体。

要注意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既要注意各门课程内在的系统性,又要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以符合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要求。在课程安排上,要注意专业技能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的合理配置。

  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必须贯穿于4年教学的全过程。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展个性,提倡人人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其形式可包括: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谈、拍摄电视片等。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积极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原有的电教设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条件的要逐步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光盘资料中心以及多媒体自修中心,为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六、测试与评估

    测试与评估是了解学生英语水平、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测试必须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测试应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测试内容应包括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交际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应注重检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和评估的方式和方法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习阶段而有所不同。测试中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应保持合理科学的比例,高年级的课程应我采用撰写论文、口头表述、讨论答辩等形式。

  为了帮助各校和有关部门了解执行本教学大纲的情况,教育部委托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在第四学期和第八学期分别实施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统一考试。四级和八级考试着重检查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各校还应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四级和八级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颁布的四级和八级考试大纲及四级和八级口试大纲为依据。要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四级和八级口试。各校应正确对待四级和八级统考,要防止为准备统考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更反对为应付统考而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的做法。

  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淅、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各校要加强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评审,使之对学生真正有所裨益,防止流于形式。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经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并获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实施。《大纲》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现将《大纲》修订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大纲》修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起草工作始于80年代初,80年代中又开始准备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两个大纲分别于80年代未、90年代初由当时的高等学校处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即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前身)英语组审定通过,经国家教委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推动了我国高校英语专来的本科教学改革。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十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的状况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使新的《大纲》成为落实和贯彻由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而以往贯彻两个大纲所取得的经验以及开展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测试和口试的试点工作所积累的丰富数据也为大纲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二、新《大纲》的特点

 本次修订对原大纲作了较大的改动,新《大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原有的教学大纲合二为一。原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由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和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两部分组成。修订后的《大纲》把原来的两个大纲合并成一个,以利于将4年的大学本科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更有机地结合起来。新《大纲》既考虑到两个阶段的不同要求与特点,又注意通盘考虑,突出重点,强调把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贯彻始终。

 (2)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新《大纲》根据十多年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即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这一新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直接关系到新《大纲》的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

(3)明确了英语专业必须开设的三类课程。新《大纲》把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较明确合理的框架,使课程设置有一个较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了保证这三类课程较合理的安排与实施,新《大纲》提出了英语专业4年的专业课程总学时数、学时分配和各类课程的参考比例。同时,新《大纲》的附录对一些主要课程的要求与教学方法都有简要的描述,以供参考。

(4)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大纲》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认为应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应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新《大纲》又把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强调,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中作了较充分的阐述。

新《大纲》还有其他一些特点,如教学原则部分强调素质教育,教学方法部分提倡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及增加的与《大纲》配套的1-8级词汇表和内容广泛的阅读书目等。

 三、21世纪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需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外,还需要大量的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新闻、法律--结合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外语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

  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

 (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主要是指:语音、语调正确,词法、句法、章法(包知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规范,表达得体,听、说、读、写、译技能熟练,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首要业务素质。

(2)宽广的知识面是指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英语专业知识包括文学、语言学和相关国家社会与文化的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涉及外交、外事、金融、经贸、法律、军事、新闻和科技等诸多学科领域。各类不同院校可以根据各自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上有不同的侧重面。

(3)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指某一复合专业的知识,即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复合专业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不同院校培养人才的不同规格,课程的内容和深度也要依据各校的生源、师资队伍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4)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5)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

    为了达到21世纪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新《大纲》将4年的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即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英语专业技能课是指英语技能的综合训练和单项训练课,英语专业知识课是有关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课程,而相关专业知识课则是指与英语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的知识性课程。

  在课时安排中,英语专业技能课应超过4年总学时的50%,以确保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中的选修课,各校可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办学特点和具体条件作相应的安排。

为了保证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又同时兼顾知识面的拓宽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各校在4年中开设的英语专业课程的总学时不应少于2,000学时。

 五、教学要求

 (1) 自原大纲在全国实施以来,我国中学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原大纲中的入学要求已经偏低,需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订才能符合21世纪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要求。本大纲英语专业入学教学要求主要是依据1996年审定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和近年来高考英语口笔试要求修订的。

(2) 原大纲中的功能意念表所列出的各项交际功能,在新《大纲》中已列入教学要求的口语和写作部分,不再单列。

(3) 原大纲语法项目表所包含的内容是根据80年代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际水平制定的,修订中作了适当的调整,归入新《大纲》教学内容的语法部分。

(4) 原大纲对口语的要求偏低,现已根据1996年起实施的部分高校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的成绩分析作了适当的调整。

(5) 熟练使用英语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和参考书获取知识,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语言和有关背景知识问题,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新《大纲》在这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英语专业人才不应局限于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运用技能,而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新《大纲》基于《若干意见》的精神,在文化素养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六、教学原则

 (1) 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和各门课程中,其中专业课占4年总学时的2/3,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新《大纲》中的第一条教学原则目的在于使全体英语教师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正确处理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与培养其他素质之间的关系。

(2) 新《大纲》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类课型,强调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根据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要求,规定了不同类型课程的比例,同时也注意了各门课程在4年中的统筹安排。

(3) 打好英语基本功是英语专业学生业务素质最重要的部分,应该贯穿于大学4年教学的全过程。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强调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均衡发展,尤其要注重说、写、译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执行新《大纲》时,要注意改变过去教学中对英文写作和口笔译重视不够的情况。

(4) 新《大纲》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外,还要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

(5) 新《大纲》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课程的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要采取鼓励和宽容的态度。

 七、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新《大纲》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以教师为主导,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等),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2) 新《大纲》指出,课外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视之为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加强指导和组织,加强计划性。

 (3) 新《大纲》强调,学校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的基础上,鼓励开发新的教学资源,重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更新教学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为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供重要的补充。

八、测试与评估

    测试与评估是检验各校执行教学大纲情况、教学质量、学生水平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英语专业四级与八级考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证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各校应按照有关规定继续认真实施。同时也应该看到,四级与八级考试的重点是测试学生的语言能力,因而不可能全面检验《大纲》所要求学生具备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为此,各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情况和需要以及各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各个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检测。

  在测试命题中要注意客观型试题、主观型试题、记忆型试题和分析型试题的适当比例,避免过多使用多项选择题的偏向;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更全面的考核和评估。口试是英语测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经过几年的试点试验,取得了相应的经验,将在全国逐步推广;八级口试在条件成熟后也将试行。

  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手段,但不是唯一的评估手段。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各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